今天上午终于合上了这本书的后封面,重新誊写一番所做的笔记后简单构思一下,便开始书写这篇读后感……好吧,为显专业也为装逼,不妨称之为书评。

在学校的图书馆系统上,我特意挑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也应该是最老的,幸好,馆藏还有一本。在跨越百般坎坷后我终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它,当时我的惊讶不亚于同学看周星驰电影时发现“如花”的真面目时的惊喜,因为封面是牛皮纸,而且只有五只钢笔字:丑陋的中国人,字迹一般。你不必以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会有这般文艺的设计风格,因为很明显,原封面已被毁,为免于赤裸而有伤风化,牛皮纸只是一件凑合着的衣服。我在想,那封面是为了什么而被毁了呢?仅仅因为岁月的残酷吗?或许是因为这本经典曾经翻阅于无数双手从而磨损,又或者某位仁兄受不了里面的内容而动粗?不管怎样,我很愿意读这样一本简单甚至简陋的文集。

我所能给出的最简洁的评价是,柏杨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语言表达上过于乏味。许是因为年代的缘故,柏杨的俏皮话比韩寒的差远了,使人感觉他更像是喝醉的愤青。

这是一本经典的书,但我不承认它是伟大的书;我宁愿称它为勇敢的书,因为在中国说真话从来(从古至今)都是需要无上的勇气,比向姑娘表白更加需要。书中对中国人的批评算是“范围广、强度大”,这样的优点是,绝大多数国人都会躺着中枪,因此这必然引起绝大多数读者的自我反省(如果那读者实在个性得很,实在倔强得很,则另当别论),最后这本书的使命该是很好地完成了。当然我只是猜测柏老的心思,也许柏老赋予了它更伟大的使命,但我觉得如果这样一本书能使它的读者开始思考自身,那它便成功了,是否改变则是取决于读者自己的造化。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种熟悉的感觉时而潜入我的脑海,那是当年我从墙外获取资讯时的感觉;可是,如今的感觉并不强烈如初,一是因为我渐渐习惯了此类的批判,二是因为年代的缘故,我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人们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如书中描述——这里说的是细节方面,其实在大方面,尽管已经过去二三十年,国人进步甚少。

这本书给我遗憾是,它没有告诉我们解决方法,或者说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法。这样即使真有那么一个突然醒悟的读者,他也不一定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而我觉得,真正要实施“改变”的是当权者,因为在国内当权者真的是唯一有效率的宣传者,同时也只有他们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大环境供予国民“改变”,可惜,当权者基本不读书,更不用说这本书,而且他们不一定愿意国民改变。

书中只有一半是柏老的作品,另一半是摘于报刊的关于柏老的文章的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些质疑甚至反对柏杨的文章都非常幼稚(不排除是编者故意挑选的)。我得出的结论是,五毛党历史悠久。除了五毛文外,有些是很有智慧的,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有志之士和有智之士每个时代都有,只是没有好的土壤。

此书是台湾的,在书中有些地方我会突然有种特别的感觉,难以形容,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生在台湾,那么你看待大陆的态度就像生在大陆的你看待台湾一样。

不得不分享一下书中残缺的“重印说明”:本书原著为台湾林白出版社出版。现删去《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中国人的十大奴性》两篇,并作了若干文字变动,其余照原版重排。本书仅供有关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之用。……

省略号处均已无从考究。最后一句是亮点,以前只是听说,现在是亲眼所见。

另一个细节是,书中有些地方会出现三个方框,而前人——也就是在我之前的读者,在每个方框都会认真补上内容,不遗一处。我相信他是对的,他补上的是“毛泽东”。我上一次遇到类似的方框是在贾平凹的《废都》里,在每一处性爱描写中,每一句“作者已删去***字”前都是几个扫兴的方框。

除了书中的内容给了我启发,前人在书上的旁注也是一番风景。首先我必须表明一个观点,在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上做旁注是不遵守包括交通规则在内的所有规则的。但我从中获得的快乐掩盖了我的愤怒。首先前人们的旁注多集中在书的前面部分——这说明持之以恒是很困难的事,即使对于有做旁注习惯的前人们。另外前人们做的旁注与当今的BBS论坛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他们互相讽刺或者有时表示支持对方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山寨浓缩版。在众多的笔迹里有一款令我印象深刻,这位前辈必然是本着独立思考乃至批判之的使命来阅读这本书的,否则他不会只挑刺而且挑了一坨的刺(我不认为那真是刺)。有趣的是,在书末一篇评论中出现这样一些话:“他老人家只是在搞恶作剧,智慧之刀在我们面起那轻轻一晃,头脑灵活者可以捕捉神髓;正襟危坐以谨严格律煞有介事欣赏者,往往失其精彩。”“柏杨先生找些缺陷来挖苦,其实是自嘲,为我们提供一点警醒作用……”,这时我发现在空白处,那熟悉的字迹铺展开来:有时看来却未免有过火之嫌。我看到的是一个可爱的形象,我希望这位前人最终能够明白,理性与冷静是做学问的必需品质。

这本书是开学后我看完的第一本,也是上大学以来看得最快乐的一本。我想,不必刻意去读据说“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书,而应当尽管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