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城记
这个被我称作“墙城”的地方是一间教室,我现在所处的经纬度不详的一个毕业班教室.我热爱它的神秘.
作为毕业班,这教室里很自然地成了书海.不过这书当然不会如海水般拥有超强的流动性,它们乖乖地被叠在书桌上,16开的32开的都有,于是把整个书桌弄成一个“三合院”.其叠起的高度令人惊叹,从而使本班同学养成上课不睡觉的好习惯,因为一趴下就有被书砸死的可能。一本本整齐的”书砖”使三合院的墙壁严严实实,天衣无缝。因此在讲台上望下来,挤进眼幕的是密麻的一座座高墙,无一例外.故称此室为“墙城”。
综上所述,墙城的一大特点是拥有坚实高大的围墙,其防御指数极高。
墙城中的居民,也即同学们,其间的交往复杂多异,且神秘莫测。
由于围墙过高,如果不保持一定的角度,厚实的书砖定会阻碍同学们的视线。前桌的同学甚至要站起来才能看见后桌同学的面孔,后桌同学的视线要与水平面垂直才能看见前桌同学的后脑勺。地球人无法与外星文明交流是因为交通问题。而在这里的书墙,如愚公所移的山般严重阻碍了交通阻碍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因此各自互相变得陌生,就算某个人某一天突然异常热情起来,前后不停地打招呼,得到的也只会是冷漠与及猜疑——这人精神有病?会不会用词典砸我?还是注意点好……
我前面一位……好像是女的,有一天请假没来上课,而她的一本超厚的英语语法书不知道是什么风给吹掉在地上,准确点说,是课桌间的小巷的地上。我看见了,她座位周围的人都看见了,在这小巷来往的人也看见了,可就是没人会去捡。原因很简单,这个过程需要弯下腰,弯下腿蹲下,并用手拿起,五个手指头都要耗力,还要捧到桌面上。太麻烦了。最后的结果是再也没有人捡起那书了,它主人说它怎么这么薄啊不是我的。其实是脚踩扁的。
由此看来,墙城的居民都我行我素,极有个性,大多人之间不会有交往,共同把墙城营造成一个绝妙的悠闲城,安静不凌乱。
另外,据我观察与经历,墙城内还是有交往的踪影的,频繁参与者有朱葛亮、张子怡、我。而这些都是被动者。
朱葛亮同学是本班最有实力的高材生,他考试时能在一半的时间内完成整张试卷,且正确率极高,而另一半时间则都在关心曾与他交往的人。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朱同学一向乐于助人,许多同学都从“远方”慕名赶来给他送上巧克力(墙城人都爱巧克力如命),目的是为了在考试中能得到他“乐于助人”的恩惠,即传纸条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他能得到许多“蛛丝”的频繁拜访。不过这厮很安分,因为不来与他交往的人他也决不会去用纸条打扰。
张子怡同学是本半班最有实力的班花兼“贵族公主”。她温柔善良,而且常带来许多有关明星例如章子怡的书籍、海报、光盘等与大家分享。因而受到广大男生兼女生的热烈欢迎。
而我之所以与他们有几乎同等的地位是因为我很荣幸地和朱葛亮同学喜结同桌缘,并是张子怡同学的阿姨的舅舅的孙子的表哥的堂弟。我随之成为上几世纪时的阿拉伯人,成为传播某些东西的最重要桥梁。
所以,墙城的居民们表现出独特的很有个性的个性:独立中带依赖,冷漠中带热情。而全城居民的共同理想是自己能拥有完美的分数以及能够满足自己的其他一切东西,尤其是巧克力。
墙城的独特使它披上一层神秘的棉布,难以捉摸。
开学第一天,新转学来的一位“异乡人”同学以其未受墙城文明的熏陶而拥有的热情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这里好冷好冷,真的好冷。
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们全班、整个小小的墙城一共居住了六十余“户”居民,其生产的二氧化碳在这高墙林立的世界里足以形成强烈的“温室效应”,而它给人的感觉居然是“冷”(可能是我已习惯的原因所以不觉察到)。这给我一个伟大的启示:是墙城的“墙”与人们间复杂的交往状况形成一股神奇的力量阻止了温室效应。
针对于现在地球人所担忧的温室效应,我致函于联合国某某某组织阐述了我伟大的发现,建议政府在全球范围大力发展这种模式,并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今年的诺贝尔奖。但出于本人意料的是回复的全文如下:
胡说!现在哪个城市不是这样的模式?可是哪个城市不存在温室效应?哪个农村是这样?可是哪个农村的温室效应比城市的强? 我数了数,有4个问号,按道理这都是反问句,也就是说每个城市都有和我们墙城一样的模式?
天,真的一样!我在恍然大悟并意识到失去了诺贝尔奖后晕倒在眼前的三合院里,十分钟后阎王爷对我说我是被墙城的墙砸死的。